首页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
电话:0379-86865098
邮箱:lydsb@sina.com

党史故事

主页 红色印记 > 党史故事

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记

点击:10914次时间:2021-09-29 20:20

1910年初,陇海铁路汴洛段竣工通车,为了便于掠夺铁路的运营利润,法国、比利时两国向沿线各大站点派驻了大量的行政、技术、财务人员,并在洛阳修建了洛阳工务段修理厂(通称东厂,今洛阳机务段前身)和洛阳机车修理厂(通称西厂,今洛阳工务段前身)。于是,洛阳成了当时陇海铁路沿线铁路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

铁路工人在帝国主义、买办集团及北洋军阀无情地压榨、盘剥下,过着悲惨的生活。经济上,工人们工资微薄,难以养家糊口,还时常遭受无理克扣;政治上,工人毫无民主权利,像牛马一样被打骂驱使,遭受人格侮辱。在这种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生活中,工人们迫切要求提高工资、改善政治待遇。

1919年五四运动犹如一声春雷,震撼了暮霭沉沉的华夏大地。五四运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洛阳各界也纷纷响应号召,以罢课、罢工等形式支援五四运动,以学生、工人为主体的各界群众进行英勇的反帝爱国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洛阳传播奠定了群众基础。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成立。1920年12月,“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游天洋受命来到洛阳,以铁路员司(技术员)的身份进入洛阳铁路修理厂,之后与白眉珊等先进分子一起,向铁路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

1921年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在洛阳建立《工人周刊》发行站,游天洋被聘为发行员和特约通讯员。游天洋深入工人中间传发进步书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游天洋、白眉珊等人的带动影响下,洛阳工人阶级的革命火种被点燃了。

洛阳的工人运动是由铁路工人率先发起的。在这个过程中,游天洋等进步分子成了“擎起火炬”的先行者。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意教育、组织和发动工人,尤其是在产业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为团结工人力量,维护劳工权益,1921年11月5日,在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的直接支持下,游天洋与白眉珊等先进分子一起,在洛阳成立了洛阳铁路工人的第一个群众组织——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这是中原地区第一个工会组织,由此拉开了中原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序幕。

针对当时工人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开办了工人子弟学校,由曾在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劳动补习学校任教的白眉珊担任主任。工人子弟学校一方面教工人识字,一方面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觉悟。在俱乐部里向工人宣讲《工人周刊》《劳动音》《劳动周刊》等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以通俗的语言向工人们讲述革命道理。

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大量活动,对提高工人阶级觉悟,增强工人阶级团结,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促进工人阶级对敌斗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帝国主义、买办集团及北洋军阀对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的成立又恨又怕。为了瓦解工人的斗志,他们为铁路工人规定了严格的上下班制度:在工厂门口设有两个工牌箱,规定工人每天上班要从工牌箱领工牌。领取工牌必须在鸣笛三声之前,否则按旷工计算,要扣一天半工资。

在无情的压榨和盘剥之下,随着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革命斗争一触即发。1921年11月17日,洛阳西厂专管工人挂牌的比利时人狄孟故意于第二声笛音落下之后,就锁上工牌箱、紧闭大门。此时,厂门口聚集了许多等待进厂的工人,拥挤着上前拿工牌,并与工厂管理者理论,狄孟却肆意殴打工人,工人马玉田被打得“面部是伤,头破血流”。

看到工友受伤,工人们极为愤慨,群起与狄孟争辩。狄孟蛮横无理地宣布将为首的20余人开除。愤怒的人们忍无可忍,于是一哄而起离厂而去,已进厂的工人也全部退出,集体来到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商议对策。这件“西厂挂牌事件”成为引发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导火索。

西厂挂牌事件后,陇海路工人联合会在游天洋的主持下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由游天洋、白眉珊、王福顺等人组成的罢工委员会,负责领导罢工事宜。并派人赴京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联系,请求派人指导,同时又派人到郑州、开封、商丘、徐州、陕县等地联络。

1921年11月20日,铁路当局对洛阳罢工工人的要求仍然置之不理,陇海全路机务工人立即发表《敬告全国各路同胞同业弟兄们恳乞救援》宣言书,列举厂方苛虐工人的十大罪状,并庄严宣告:工人“不能忍做亡国奴之耻,作无人格之工人。”为“救同人,争人格,不受外人无理之欺凌”,决定全路联络,实行总罢工。一时间,工人们纷纷奋起反抗,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了。

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非常重视,积极指导工作,李大钊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名义派人前往洛阳领导罢工,并通知各工会捐款援助罢工,通电各公众团体予以支援。之后,北京党组织派罗章龙、武汉党组织派包惠僧前往陇海路指导罢工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大罢工取得了彻底胜利,工人阶级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气势登上政治舞台。陇海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参与领导的大规模罢工,成立不足4个月、没有实践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罢工中“初显身手”,从思想上、组织上、舆论上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领导。党和工人阶级在这次罢工中都得到了锻炼。党在罢工中为工人指明斗争方向,培养锻炼了一批工人运动骨干,取得了领导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工人阶级在罢工中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他们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到团结的必要,阶级觉悟显著提高。

轰轰烈烈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罢工高潮的到来。罢工胜利后,陇海铁路工人空前团结,斗争情绪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迅速在陇海铁路各大站开展建党活动。当时,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经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批准,先进分子游天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遵循李大钊的指示,游天洋在洛阳大力发展党员,成立党组织,推动工人运动。1921年12月,游天洋与先进分子白眉珊、王福顺等人庄严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游天洋任组长。“中共洛阳组”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建的第一个党组织,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地区最早发展的4个党支部、党小组之一。

以中共洛阳组成立为开端,党在京汉、陇海铁路河南沿线的主要城镇迅速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或派党员开展活动。1922年初,为了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干事李振瀛受命来到洛阳,巩固和发展洛阳这块革命阵地,指导陇海铁路沿线建党工作。

在“中共洛阳组”的影响下,郑州、开封、商丘等地纷纷掀起发展党员、设立党组织、成立工会的运动,星星之火从洛阳燃起,照亮了中原大地。

“中共洛阳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5个月后,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建党活动的序幕。“中共洛阳组”成立后,河南的工人阶级有了凝心聚力的领导核心,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当时虽然只有数名党员,但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给其他地区创建中国共产党组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各地建党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党组织在中原大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全国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闭